去年,中美双方就中国加入WTO达成了“双赢”的协议,今年中国和欧盟加快了谈判步伐。记者还注意到,就在这两天中国和哥伦比亚也达成了协议。这样,经过长达14年的谈判,我们终于站到了WTO的门口。面对这扇即将推开的经济全球化的大门,我们该做些什么?这是参加本次“两会”的代表和委员关心的话题。
“不少有识之士都认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机遇和挑战并存,利与弊共存,总体来说是利大于弊。我同意这种观点。”上海兰生集团公司董事长张兰生代表说,“中国加入WTO,对进一步扩大出口和吸引外资,加快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,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,加快中国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等等,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。”
浙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厅长钟山代表说:“我国入世是历史的选择,是中国经济的必然要求,也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。去年我国的外贸进出口额已达到3607亿美元,已在全球排名第9位。可以说,世贸组织需要中国,中国也需要世贸组织。我们再也不能在‘入世’的利弊问题上展开无谓的争论了,在现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,关起门来搞建设的做法是不可能的,只有进一步扩大开放才能使我们在新世纪有更大的作为。我认为,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,对此我们一定要和党中央保持一致。”
钟山代表说:“我们已经走到了WTO的门口,但是我们已经准备就绪了吗?我个人认为远远没有。首先在法律法规方面,如我们制定了许多行业性、地方性和内部的规定或政策,其中有的是要废止的。”
钟山代表强调,WTO的游戏规则决定我们现有的一些政府职能必须转变,“必须从某些方面的越位动作中让位给市场,入世后,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会发生变化,而市场化的进程会加快。政府应努力加强市场调节作用。同时要遵循市场经济游戏规则,尽快清理、完善建立相关的法规。”
浙江钱江摩托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华中代表认为,在加入WTO之前,政府要为未来可能涉及到的竞争行业提供更宽松的发展环境。
钟山代表指出,“入世”要求企业必须按现代企业制度行事,但是目前我们有相当一批企业在“政企分开”、“产权清晰”、“管理科学”、“自主经营”等方面还做得远远不够,离WTO的游戏规则差距很大。由于企业体制不适应带来的用人机制、分配机制、监督机制等微观运行机制自然也是十分不适应的。“因此,眼下最要紧的是使企业强筋壮骨,加大企业的重组和改造力度,积极进行技术改造,尽快淘汰无竞争力的产品,优化资源配置,提高产品的质量,降低生产成本。”
张兰生代表结合其名下的国有专业外贸公司的特点说:“虽然我们同国外公司相比,有不少差距,但我们要积极追赶,敢于竞争。首先要有信心,我们有经营网络优势、品牌优势,还有人才优势,只要积极进取,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。其次要有紧迫感,认真学习掌握WTO规则,按照国际惯例来约束和规范企业行为,及早进入临战状态。最后,我们要在企业机制、产品调整、市场开拓等方面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,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。”
林华中代表则认为要“找准切入点,使企业获得生存、发展空间”。他分析说,每个企业对自己的产品成本、质量、技术水平和发展前途应有足够的认识,明白自己的市场定位和出路。“比如我们生产的摩托车,对普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,无论质量还是价格都有优势,可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;对欧美国家来说,我们的质量稍逊,但价格优势明显,我们的策略就是把眼光盯着现有的市场,并通过改进技术等办法,力争在一定的时间内打入欧美市场,这样企业就不会因加入WTO后的激烈竞争而被淘汰。”
金陵石化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吴瑞材代表认为,从短期看,“入世”可能会给某个产业、某个企业、或者某些个人带来比较大的冲击,但从长远和全局看,“入世”对个人对企业是会有积极作用的,“个人的利益要服从全国的利益。”
钟山代表说,相对于每一个人,可预见的是WTO会带来更多的选择,高档消费品的价格、电信服务质量等会有所变化,但不要幼稚地认为在短期内会有奇迹出现。“值得指出的是,‘入世’意味着个人竞争意识需要大大加强,而一个国家、企业的实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个人竞争力决定的。”他希望个人更多地适应这样的环境,既不要盲目乐观,也不要盲目悲观。“如果真的想在‘入世’后应付自如,就多掌握点文化知识,同时在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上有个根本的改变。”